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序号 | 高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
|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 1 | 北京大学 | 哲学 | A+ |
| 2 | 北京大学 | 应用经济学 | A+ |
| 3 | 北京大学 | 政治学 | A+ |
| 4 | 北京大学 | 社会学 | A+ |
| 5 | 北京大学 | 心理学 | A+ |
| 6 | 北京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A+ |
| 7 | 北京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A+ |
| 8 | 北京大学 | 考古学 | A+ |
| 9 | 北京大学 | 世界史 | A+ |
| 10 | 北京大学 | 数学 | A+ |
| 11 | 北京大学 | 物理学 | A+ |
| 12 | 北京大学 | 化学 | A+ |
| 13 | 北京大学 | 地理学 | A+ |
| 14 | 北京大学 | 大气科学 | A+ |
| 15 | 北京大学 | 生物学 | A+ |
| 16 | 北京大学 | 统计学 | A+ |
| 17 | 北京大学 | 力学 | A+ |
| 18 | 北京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A+ |
| 19 | 北京大学 | 基础医学 | A+ |
| 20 | 北京大学 | 口腔医学 | A+ |
| 21 | 北京大学 | 艺术学理论 | A+ |
| 22 | 北京大学 | 理论经济学 | A |
| 23 | 北京大学 | 法学 | A |
| 24 | 北京大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A |
| 25 | 北京大学 | 中国史 | A |
| 26 | 北京大学 | 生态学 | A |
| 27 | 北京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A |
| 28 | 北京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A |
| 29 | 北京大学 | 软件工程 | A |
| 30 | 北京大学 | 药学 | A |
| 31 | 北京大学 | 工商管理 | A |
| 32 | 北京大学 | 公共管理 | A |
| 33 | 北京大学 | 教育学 | A- |
| 34 | 北京大学 | 临床医学 | A- |
| 35 | 北京大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A- |
| 36 | 北京大学 | 新闻传播学 | B+ |
| 37 | 北京大学 | 地质学 | B+ |
| 38 | 北京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B+ |
| 39 | 北京大学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B+ |
| 40 | 北京大学 | 核科学与技术 | B+ |
| 41 | 北京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B+ |
| 42 | 北京大学 | 护理学 | B+ |
| 43 | 北京大学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B+ |
| 44 | 北京大学 | 地球物理学 | B |
| 45 | 北京大学 | 科学技术史 | B |
| 46 | 北京大学 | 中西医结合 | B |
| 47 | 北京大学 | 天文学 | B- |
| 48 | 北京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B- |
| 49 | 北京大学 | 戏剧与影视学 | C+ |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现北京)。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