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高中不同,学习上要由被动变主动,否则你就等死吧

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而且和高中是截然不同的。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你就应当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以使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能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人。大学里面,要学的东西很多,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讲讲大学的学习方法。进入大学的校园,你就必须从被动转向主动。在大学里,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未来,你必须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人,你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和将来的事业。积极主动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一切负责,不要把不确定的或困难的事情一味搁置起来。比如说,有些同学认为英语重要,但学校不考试就不学英语,我们大三大四已没有英语课了,但我们许多同学还是坚持提高自己的英语;或者,有些同学觉得自己需要参加社团磨练人际关系,但是因为害羞就不积极报名;还有的学生看到别人逃课,自己也跟着不去上课。对于这种消极、胆怯的作风,你终有一天会付出代价的,所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一些缺点,总要自己去克服,没有人能够帮你,除了你自己。最近无意中看到以下这句话:“在高中时,大学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进了大学后,天亮了,我们不知道该向何处去”。这正是部分大一学生思想的真实写照,许多同学入校后进入了目标盲区。有部分同学到了大四才开始做人生和职业规划,而一个主动的学生应该从进入大学时就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志向和兴趣,你就应该通过听讲座、看公开课、与你的老师、朋友交流,发掘自己的志向和兴趣;如果你毕业后想出国读研究生,你就应该马上了解出国申请要满足什么条件:比如大学学分积要达到几点几,托福、GRE要什么时候考,至少要多少分,研究经验和学术论文是否有要求;如果毕业后想进入某类公司工作,你应该收集该公司的招聘广告,看现在的你还与工作岗位要求有多少差距。只要认真制定、管理、评估和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你就会离你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而不是迷茫,不知道干什么,导致虚度大学光阴。比如我从大一就确定自己以后要在国内读研究生,之后我了解到要进入研究生院有保送和统考两种途径,所以大学三年来我努力学习,力争保送研究生;即使不能保送,一个好的成绩对考研也有帮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