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定额的概念
定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平均劳动强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对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及其费用所规定的标准。它是编制预算、控制投资、进行经济核算和结算工程价款的基础。
###2.熟悉相关法规和政策
在进行定额计算之前,造价员需要熟悉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规、政策以及行业标准,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3.收集资料
造价员需要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各种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工程量清单等。这些资料将为定额计算提供基础数据。
###4.确定定额子项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将整个工程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分部分项工程,并确定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定额子项。这一步骤对于准确计算定额至关重要。
###5.计算工程量
根据收集的资料,计算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工程量是定额计算的基础,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定额的计算结果。
###6.应用定额基价
定额基价是指完成一个定额子项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之和。造价员需要根据工程量、定额子项和相关费率,计算出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定额基价。
###7.调整市场价格
由于定额基价通常基于历史数据,而市场条件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定额基价进行调整,以反映当前的市场价格。这通常包括人工费调整、材料费调整和机械使用费调整。
###8.汇总计算
将所有分部分项工程的定额基价和市场价格调整后的费用相加,得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总造价。
###9.考虑其他费用
除了直接费用之外,还需要考虑其他费用,如管理费、利润、风险费等。这些费用应根据相关规定或合同约定进行计算。
###10.编制预算书
最后,将上述所有计算结果整理成预算书,作为工程造价的依据。预算书应包括分部分项工程的费用明细、总造价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通过以上步骤,造价员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定额,为项目的投资控制和经济核算提供重要依据。在整个过程中,造价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