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配导线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中包括所需传输的电力负载、所用材料的导电能力、线路长度等。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负载配导线的计算方法:
1. 计算所需传输的电力负载: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需要传输的电力负载,以单位为千瓦(kW)或兆瓦(MW)进行计算。
2. 确定所用材料的导电能力:根据使用的导线材料及其规格,查阅对应的导电能力表格,确定每根导线的导电能力(一般以截面积表示)。
3. 确定线路长度:根据实际情况,测量出导线的总长度。
4. 根据电力负载及导线的总长度,计算所需的截面积:根据所需传输的电力负载及导线所用材料的导电能力,综合考虑线路的总长度,计算所需的导线截面积,一般以平方毫米(mm²)为单位。
例如,如果需要传输3兆瓦的电力负载,使用导电能力为58.1欧姆·mm²/m的铜导线,线路总长度为1千米,那么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应当选择至少240 mm²的铜导线才能满足传输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方法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可能会因为导线类型、线路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综合考虑电力负载的稳定性、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因素,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线承受的负荷的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说明: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