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闪燃:

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发生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点称为闪点。在消防管理分类上,把闪点小于28℃的液体划为甲类液体也叫易燃液体,闪点大于28℃小于60℃的称为乙类液体,闪点大于60℃的称为丙类液体,乙、丙两类液体又统称可燃液体。

2、着火:

着火指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受到外界火源或高温的直接作用,开始起火持续燃烧的现象。这个物质开始起火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点称为燃着火点。

3、自燃:

自燃物质在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就会越积越多,靠热量的积聚达到一定的温度时,不经点火也会引起自发的燃烧而发生的燃烧现象叫做自燃。

4、爆炸:

爆炸指物质在瞬间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并以巨大压力急剧向四周扩散和冲击而发生巨大响声的现象。可燃气体、蒸气或粉末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浓度称爆炸极限,其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低于下限的遇明火既不爆炸也不燃烧,高于上限的,虽不爆炸,但可燃烧。

燃烧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明火燃烧:在外部供应氧气的情况下,可见火焰的燃烧称为明火燃烧。

2. 隐火燃烧:在没有外部供应氧气的情况下,不可见火焰的燃烧称为隐火燃烧。

3. 爆炸燃烧:在极短时间内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热能和气体,形成爆炸称为爆炸燃烧。

4. 缓燃燃烧:燃料在没有外部供应氧气的情况下会缓慢燃烧,这种燃烧称为缓燃燃烧。

5. 自燃燃烧:在没有明显外部热源或明火的情况下,燃料自行燃烧称为自燃燃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