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它跨中国三大构造域:西部是特提斯-喜马拉 雅构造域,东部属滨太平洋构造域,北部为古亚洲构造域。四川境内东、西 部构造分带明显,大致以北川-汶川-康定-小金河为界,该界以东为扬子 准地台(台区),以西是松潘-甘孜褶皱系和三江褶皱系(槽区)。此外, 玛沁、略阳、城口、房县一带以北属秦岭褶皱系。

东部扬子准地台基底具双层结构,下构造层为结晶基底,由康定群及其 相当岩群组成,同位素年龄 19 — 29.5 亿年。

上构造层是褶皱基底,由会理 群及其相当岩层组成,同位素年龄 8.5 - 17.0 亿年。

西部槽区也发现上构造 层岩群,如恰斯群,它与会理群相似。

东部台区的盖层是上震旦统-中三叠 统,属海相地台型沉积。

西部槽区的震旦系-三叠系为冒地槽型沉积。 各类构造形态及空间分布,东西两部明显不同。台区川中为舒缓斜、穹 隆与向斜,川东为梳状褶皱,川东南是垛状褶皱,川西北为短轴褶皱。

西部 槽区构造线多为北西和北北西向,或呈向南凸出的弧型褶皱。

全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四川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差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

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间。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大部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