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珍稀动物

东营黄河口是东北亚内陆和环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有专家形象地称之为鸟类的“国际机场”、鸟类迁徙的“中转站”。

在这片土地上,列入中日、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鸟类有208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鸟类有40种。其中自2005年首次发现东方白鹳在黄河口繁殖以来,这一珍稀鸟类已连续十几年在此繁殖幼鸟,且繁殖种群数量每年都呈上升趋势。

2010年11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东营市“中国东方白鹳之乡”称号。到2019年10月被确定为东营市鸟,自然保护区内已累计成功繁育东方白鹳幼鸟1000余只,成为中国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之一。

在全球九大迁飞路线中,勺嘴鹬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上最濒危的水鸟之一,据国际鸟盟的调查显示,由于繁育地生态环境变化及迁飞过程时中转栖息地破坏,勺嘴鹬全球仅剩下少于200对,已为全球极度濒危物种,同时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此次,河北沧州鸟友孙先生在山东省东营市红光渔港码头北新汇海滩拍摄的勺嘴鹬为黄河三角洲新记录提供了证据。

近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在进行鸟类监测时发现了一只特别的鹈鹕。其通体粉白色,黑色的眼睛位于粉黄色脸斑上极为醒目,嘴铅蓝色,嘴尖呈红色,胸有一簇黄色披针形羽毛,这些特征与常见的卷羽鹈鹕非常不同。经全国鸟类研究专家张正旺、江红星确认,其为白鹈鹕,是黄河三角洲首次发现的新物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