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误差范围国家标准

在我国,造价误差范围的国家标准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其中,对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阶段的造价误差范围规定如下:

1. 招标文件中的造价预算误差范围不得超过正负10%;

2. 投标报价的误差范围不得超过招标文件中规定的造价预算误差范围的正负5%。

此外,该办法还规定了在施工阶段的造价调整标准。具体来说,若造价调整金额在合同价款的10%以内,由建设单位批准;若超过合同价款的10%,需要经过开发商或者其它有关方面同意,并报送成本部门审批。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我国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规定,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造价误差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法律知识来解决。

1、规划阶段的投资估算,其允许误差大于±30%。

2、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其允许误差控制在±30%以内。

3、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其允许误差控制在±20%以内。

4、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其误差要求控制在±10%以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