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黏着磨损
也称咬合(胶合)磨损或摩擦磨损。黏着磨损是在法向加载下,两物体接触表面 相对滑动时产生的磨损。 磨损产物通常呈小颗粒状,从一物体表面黏附到另一个物体表面上, 然后在继续的摩擦过程中,表面层发生断裂,有时还发生反黏附,即被黏附到另一个表面上 的材料又回到原来的表面上,这种黏附反黏附往往使材料以自由磨屑状脱落下来。黏着磨损 产物可以在任意的循环中形成, 黏着以后的断裂分离, 并不一定在最初的接触表面产生。

(二)磨料磨损
由于一个表面硬的凸起部分和另一个表面接触,或者在两个摩擦表面之间存在着硬的颗粒,或者这个颗粒嵌入两个摩擦面的一个面里,在发生相对运动后,使两个表面中某一个面的材料发生位移而造成的磨损。
(三)表面疲劳磨损
两接触面做滚动和滑动的复合摩擦时,在循环接触应力的作用下,使材料表面疲劳而产生物质损失的现象。

(四)腐蚀磨损
在摩擦过程中,金属同时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使腐蚀和摩擦而导致零件表面物质损失的现象。
机械磨损
五种

通常将磨损分为黏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种和微动磨损五种形式。机械磨损是指两相互接触产生相对运动的摩擦表面之间的摩擦将产生组织机件运动的摩擦阻力,引起机械能量的消耗并转化而放出热量,使机械产生磨损。
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表面层材料发生不断损失的现象称为磨损。
根据磨损延长时间的长短可分为自然磨损和事故磨损两类。
造成事故磨损原因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机器构造有缺陷,零件材料质量低劣,零件制造加工不良,零部件或机器装配及安装不正确,违反机器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润滑规程,修理不良或修理质量不高以及其它意外原因等。而在一般情况下,当自然磨损到限后没有及时修理,则是发生事故磨损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