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克尔效应和普克尔效应

指与电场二次方成正比的电感应双折射现象。

放在电场中的物质,由于其分子受到电力的作用而发生取向(偏转),呈现各向异性,结果产生双折射,即沿两个不同方向物质对光的折射能力有所不同。这一现象是1875年J.克尔发现的。后人称它为克尔电光效应,或简称克尔效应。普克尔斯效应,即普克尔斯电光效应的简称,又称为电光效应或克尔电光效应(克尔效应)。分为两种情况:一级电光效应和二级电光效应。一级电光效应指折射率的变化与外加场强成正比(如压电晶体),由德国晶体物理学家普克尔斯(F. Pockels)于1893年首先预期,后来在石英等晶体得到证实。故又称为普克尔斯效应。二级电光效应指折射率的变化与外加场强的平方成正比(如气体、液体和玻璃态固体),由英国物理学家克尔(John Kerr)于1875年首先在玻璃上发现,故又称克尔效应。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