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地理条件看:大家都知道,这段铁路地理条件复杂,但到底有多复杂?给一些具体的数据大家可能会更有概念,它集合了山岭重丘、高原高寒、风沙荒漠、雷雨雪霜等多种极端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跨14条大江大河、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沿途地形落差极大,全路段最高海拔4400米,全线海拔落差3000多米,桥隧工程占比达81%。
其次从气候条件看:沿线夏季气温可达40℃、冬季气温可达零下20℃,昼夜温差可达35℃,隧道洞内热泉可达92℃。除此之外,还有季节性变化的冻土和积雪。沿线地形受风的影响显著,风向多与河谷的走向一致,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5月为干风季节,风速最大可达12级。
第三从建造成本看:所有的这些艰难都要体现在建造成本上,那雅安至林芝段的建造成本有贵呢?从批复的可研报告来看,新建正线1011公里,项目估算总投资约3198亿元,算下来每公里造价达到近3亿元。这是什么概念?这个成本相当于同等级线路的好几倍。
据相关的研究表明,我国高铁每公里的单位建设成本是1700万到2100万美元,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时速350公里的项目为1.29亿元/公里。像我国最有名的京沪高铁,其全长达到了1300多公里,总花费约为2200亿,算下来的成本是1.69亿元/公里。
一般来讲,速度等级越低,其造价也会相应的下降,像时速250公里的项目为0.87亿元/公里,那时速200公里的项目造价就更低了。但设计时速200公里的川藏铁路雅林段每公里造价则需近3亿,可见其难度之大。可见如果是时速350公里的项目不但难度大而且造价会更高。
这条铁路是普通铁路,不是高铁,在那样地质条件下不能建设高铁,客流量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