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新能源发展和保障能力的表述

源安全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经济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2018年以来,我市着力调结构、强基础、保安全、促转型,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断健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安全基础不断夯实,煤矿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大幅下降,无重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依法依规组织生产建设,安全有效释放煤炭产能,推进煤炭、煤电产业实现恢复性增长,能源经济平稳运行。

——能源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加快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扎实开展煤矿整治重组,累计关闭煤矿125个、去产能2236万吨/年,煤矿数量由281个减少为116个。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煤炭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逐步提升,基本形成相对完整的煤炭工业体系。电源与电网结构布局不断优化,电力总装机996万千瓦,占全省的9.1%。加快能源结构转变,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装机比重由11%提高到17%。

——能源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加快煤矿“五化”建设,建成省内首个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煤矿、智能化工作面和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并实现互联互通。

2018年以来,新增110千伏、35千伏变电容量和公用配变容量2419兆伏安,新增线路3610千米;建成风电项目3个、光伏项目237个,新能源发电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