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因气候温暖,地域内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和充沛的水热条件及众多河流,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全省共有野生脊椎动物1053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8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3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149种。共有维管束植物8612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野生植物有7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18种,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61种。
这些珍稀物种中,既包括有着“地球独生子”之称的黔金丝猴,也涵盖了世界上最大种群的黑叶猴等等。其中,特有动物有荔波盲高原鳅、贵州疣螈、务川臭蛙等,特有植物有:贵州山核桃、贵州苏铁、黔灵山冬青等等。
“得益于生态保护,这些年,我省的一些野生物种正在快速增加,如猕猴、黑熊、白颈长尾雉、红腹锦鸡等,增长速度较快;而一些新的物种还在不断地发现。”据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研究员冉景丞介绍,去年冬天,工作人员在紫云县和北盘江峡谷相继发现了黑颈长尾雉和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两者均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中,活动在北盘江峡谷的中华秋沙鸭共有32只。
贵州有黔金丝猴,娃娃鱼等。
贵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35种,包括黔金丝猴、黑叶猴、黑颈鹤、穿山甲等。
贵州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版)》日前已通过评审。根据该“名录”,我省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类已增至196种。其中,部分已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为一级。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发布了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后的“名录”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