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玉林原名为【鬰林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被世人誉为“ 岭南美玉胜景如林”的玉林自古享有“岭南都会”之美誉。玉林原系百越民族居住之地。先秦时期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是百越民族分布的地区之一居住着西瓯、骆越等部族。战国后期出现西瓯君和骆候瓯骆人开始出现阶级分化。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在岭南设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市境开始行政建制隶属象郡、桂林郡。秦二世继任南海慰秦将赵佗兼并桂林郡、象郡,辖据岭南汉初建立南越国市境隶属南越国。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平定南越次年在岭南设置南海、苍梧、鬰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9郡其中广西地区有苍梧、鬰林、合浦3郡。今玉林市兴业县属鬰林郡玉州区、福绵管理区、容县、北流市、陆川县、博白县属合浦郡。汉代设立鬰林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鬰林郡,王莽新朝9–23年改鬰林郡为鬰平郡后复置。隋开皇年间581–600年废鬰林郡,大业初605–618年复置。原治所一说在今贵港市港南区贵城镇,一说在今桂平市蒙圩镇新德古城村。隋朝徙今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鬰江南岸。汉元封五年前106年属交趾刺史部建安八年203年属交州刺史部。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隶属广州俄时复旧元兴元年264年复属广州晋至南朝宋齐因之梁属定州又改属南定州。初领布山、安广、阿林、广郁、中留、桂林、潭中、临尘、定周增食、领方、雍鸡12县274年析地置桂林郡晋领布山、阿林、新邑、晋平、始建、郁平、领方、武熙、安广9县。大兴元年318年析地置晋兴郡。隋开皇年间581—600年晋兴郡废大业(605–618年初其地方仍属鬰林郡。隋领鬰林、鬰平、领方、阿林、石南、桂平、马度、安成、宁浦、乐山、岭山、宣化12县。唐初废。天宝元年742年改鬰林郡。治所兴业县蒲塘镇、洛阳乡一带。属岭南道。领石南、兴德、郁平、兴业、潭栗5县。乾元元年758年复置鬰林州。从鬰林州到玉林市。唐贞观627–649年始置鬰林州,天宝元年742年改置鬰林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置鬰林州。治所原在今兴业县蒲塘镇、洛阳乡一带。五代十国徙今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鬰江南岸宋初徙今兴业县石南镇古州肚至道二年996年徙南流县今玉州区。始属岭南道咸通三年 862年属岭南西道。五代十国属南汉。宋至道三年997年属广南路元丰元年1078年属广南西路大观三年1109年属广西黔南路次年复属广南西路宋南渡后属广西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属广西道元贞元年1295年属广西两江道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属广西行中书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月属梧州府。初领石南、兴德两县后郁平县来属。唐麟德二年665年析石南县设置兴业县又领潭栗县。复置领石南、兴德、郁平、兴业、潭栗5县建中二年781年省石南县入兴业县后省潭栗县。宋开宝中968–975年废郁平、兴德两县入兴业县南流县来属。公元1110年鬰林州辖南流县和兴业县容州辖普宁、陆川和北流县白州辖博白县。政和元年1111年 博白县来属三年博白县往属白州南渡后来属。元朝领南流、兴业、博白3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博白县属梧州府鬰林州。明洪武二年九月省南流县入鬰林州废普宁县入容州十年1377年五月容州降为容县隶属梧州府北流、陆川县归属鬰林州。清顺治鬰林州从梧州府分出隶属桂平梧郁道雍正三年1725年升置鬰林直隶州。光绪十三年1887年隶属左江道。清嘉庆初至清末辖博白、北流、陆川、兴业4个县。
玉林是一个词语,拼音是 yù lín,出自《温泉行》,意思是指仙境中的森林。
《晋书·慕容超载记》:“始知天族多奇,玉林皆宝。” 唐 曹唐《小游仙》诗之七:“宫阙重重闭玉林, 昆仑 高辟彩云深。”
玉林,古称郁林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被世人誉为“ 岭南美玉,胜景如林”的玉林,自古享有“岭南都会”之美誉。
玉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南接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是中国大西南出海的重要便捷通道。
玉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城市”,世界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世界牛仔裤之都,南方药材之都,中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中国最佳管理城市,国家级建材生产出口基地,中国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是全国著名侨乡,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侨乡,全市有华侨及港澳台同胞200多万人。
玉林素有“岭南美玉、胜景如林”的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天南杰构”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经略台真武阁、四大名关之一的鬼门关,全国四大名庄之一的谢鲁山庄,还有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都峤山、云天民俗文化城(云天宫)、大容山森林公园等120多处景区。
2010年2月1日,054型护卫舰569导弹护卫舰命名为“玉林号护卫舰”。
广西玉林市在古代称为鬱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