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物理学属物理专业。
量子物理(Quantum Physics),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物理包括两个部分:量子力学,它是原子层次的物理理论,是解释微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量子场论,它是研究场的基本规律,揭示了与物质本质相关的一些深刻问题。
2021年的高考顺利结束。选择报考什么专业又摆在了考生和家长面前。今年初,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获批新增设5个本科专业,其中“量子信息科学”赫然在列。“高大上”的量子信息科学专业是个怎样的专业?在本科生阶段开设这样的专业是否过于专业化、前沿化?量子物理学与信息学的交叉学科5月24日,清华大学量子信息班正式成立,由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担任首席教授,首批计划招收20人。姚期智院士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一方面,量子信息科技的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无论是国家战略需求还是科研产业发展,都需要提前布局谋篇;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要想在量子科技领域取得颠覆性、原创性突破,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是核心。“量子信息学科有着比单一学科领域更广的基础知识需求,依赖于多学科的交汇融通,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区别,因此必须进行体系化、专门化培养。”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大半导体量子点量子芯片研究方向带头人郭国平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科大就面向研究生开设了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导论等选修课,后来对本科生也开设了相关选修课。“其实,在中国科大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及科研中,这些专业早就有了,现在进一步统一专业名称并列入本科教育中,适逢其时,意义重大。”郭国平说。“量子信息科学是量子物理学与信息学的交叉学科,此次新增专业属于物理学类。”郭国平说,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目前主要有三大方向,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测量。信息的传输就是量子通信,信息的处理就是量子计算,信息的采集就是量子测量。郭国平说,量子力学与经典信息学的交叉是一个逐步演化、相互促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比如量子通信还是需要经典通信进行辅助。比如量子计算对传统信息处理,包括算法进行了改进,但本质上还属于经典通信的范畴。”他表示,要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启动部署的量子信息领域相关任务,必须要有足够规模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支撑。通过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推动量子信息学科交叉,可以为我国量子科技领域的系统布局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