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养稻花鱼的产量少得可伶。
后来,在农科和水产部门技术指导下,我们村里52户人家采取了稻田 “鱼凼”式养殖模式,没想到稻花鱼的产量翻倍增,这可让村民乐坏了,从此多了一条增收的渠道。稻花鱼如何“鱼凼”式养殖?一、开挖修建鱼凼是关键。根据稻田的实际面积和规整度不同,可采取“一”“十”“井”字型进行鱼凼的开挖和修建。我们这里属于常年的稻谷种植区,所以修建的鱼凼一般为永久性或者长期性的,这样可以减少成本。鱼凼一般宽1.5米,深1.8米,要注意高度要超过稻田水面,支砌的材料可以用空心砖。鱼凼的底部要平整,清除掉杂草、杂质,与稻田水接壤处要留6至8个开口,方便鱼儿进出。鱼凼建好后或者第二年再次启用的时候,要记得进行消毒,让鱼凼底部干燥、暴晒,使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二、鱼苗种类和放养数量是重点。首先我们选择的鱼苗一般为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鲫鱼和鲤鱼两种,放养的时候,鱼苗不能太大,每条鱼苗的平均重量把握在50克左右。同时,一定要控制鱼苗的数量,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得出,一亩稻田养殖鱼苗在10至15公斤左右,而一般常规开鱼沟养殖只有5至8公斤,由此可以看出,养殖数量可以比常规养殖要多一些。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放养鱼苗的时候,一定要等稻谷秧苗成活发绿的时候才能放入,不然鱼儿的活动会让秧苗的生长受到影响。稻花鱼从鱼苗放养到商品鱼收获,其间有4个月左右的时间,一般倍增量为5倍,按照放养10公斤鱼苗来算,一亩稻田至少可以收获有50公斤稻花鱼,比常规养殖至少要翻一倍多。 因此,科学修建鱼凼和合理控制鱼苗数量,让稻花鱼的产量翻倍增长是切实可行的,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可以大胆地尝试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