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游泳还是一项军事技能。
兵书《六韬·奇兵篇》就把“越深水,渡江河”称为“奇技”。公元前660年,齐桓公“北举事于孤竹离支(春秋时小国,现河北境内)”,又怕精通水性的越国(现扬州境内)水军乘虚偷袭,决定做好与越军进行水战的准备,在丞相管仲的指挥下,特意修了一个又大又深的水池让士兵练习游泳,能游的赏给千金,不能游的则罚交千金。这一招非常有效,士兵们个个努力学习游泳,后来在越军来犯时,齐国已训练出五万水军,果然大破越军。而在《水浒传》中,八百里水泊梁山,起义军靠水军多次打败前来围剿的官军。水军头领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自幼生长在济州府石碣村,常年与水打交道,水性极好。南宋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和元朝的《大宋宣和遗事》对阮氏三兄弟均有记载。兄弟三人梁山泊里驾舟踏浪,先打败何涛,再战败高俅,水中的功夫令梁山好汉们刮目相看。还有“浪里白条”张顺,水上的功夫更是了得。《水浒传》给张顺设计了一段精彩亮相:“自把两条腿踏着水浪,如行平地;那水不过他肚皮,淹着脐下;摆了一只手,直托李逵上岸来。江边看的人个个喝彩。宋江看得呆了半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