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中国常用汉字,也是多音字,有多种意思,常见的意思有刀剑的外壳,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
拼音:qiàoshāo 部首:革,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6 五笔86&98:AFIE 仓颉:TJFB编辑本段基本词义鞘 qiào (1) ㄑㄧㄠˋ (2) 装刀、剑的套子:刀~。剑~。 shāo (1) ㄕㄠˉ (2) 拴在鞭子末端的细皮条:鞭~。◎ 鞘 qiào 【名词】 (1) (形声。字从革,从肖,肖亦声。“肖”意为“变小”、“变细”。“革”与“肖”联合起来表示“外形逐渐变小变细的皮革套子”。本义:刀剑套) (2) 同本义。如:刀鞘;刺刀鞘;剑鞘;鞘里藏刀(刀剑套中藏着刀,比喻暗怀杀心);鞘室(刀剑套,又称鞘子) (3) 古时贮银以便转运的空心木筒。如:鞘马子(装银钱的木筒);饷鞘(贮银木筒);鞘段(分段转运的饷鞘) (4) 另见 shāo◎ 鞘 shāo 【名词】 (1) 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 长鞘马鞭击左股。——房玄龄《晋书》 (2) 另见 q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