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具体“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指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的意思。加涅的观点,学习结果可以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语文素养作为学习的结果,同样可以分为五类。前四者都属于能力范畴,但态度却不是能力问题。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程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方式关键在于教师转变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4)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语文课程要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沟通语文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二是语文课程应增加弹性,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