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河流,为何南方多叫江,华北中原多叫河!这是19世纪末的一首歌曲《爱国歌》,歌词慷慨激昂,洋溢爱国情感。
在那民族危亡的岁月,激励过不少热血男儿,投笔从戎,奋发图强,力挽狂澜。正如其中歌词所说:“江河蔓延文明波”,我国山河大地,的确水网纵横。打开地图,纵览全国,无数大江大河纵贯其中。若是再仔细观察,注意这些水系名称,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先看中国的南部,大多数大型河流都以“XX江”冠名。珠江、湘江、赣江、闽江、重嘉陵江、岷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汉江、钱塘江。最有名者,还是横贯中国十余省的长江。只有小的水道才称之为河,如苏州河、万泉河、秦淮河。可过了长江以北,“XX”江却几乎不见了,无论大小,水流却多叫“XX河”,如南橘北枳的淮河、山西汾河、天津河北的海河、泾渭分明的泾河渭河、卢沟桥下的永定河,更别提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但是再往北,到了东北,“XX江”又成了主流,大河大都称江,如松花江、鸭绿江、图门江、乌苏里江、嫩江、黑龙江。所以,这江河又有什么区别?为何在我国,南称江北称河,关外又称江呢?我们先从古人对河流的称呼演变开始。一、江原为长江、河原是黄河在上古的时候,对于水流,一般都以单字称名。《尚书-禹贡》为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其中提到了52条河;47条都是单言其名。《诗经》中有35条河,单名者31条。这些河的名字,都是三点水加个声旁,如沱、汉、洛、沔、泾、渭、浐、灞、济、湘、沅、汾、泗。那时就有了江、河这两个称呼。不过江河意义于今不同,是特有所指。《说文解字-水》:“江,水。出蜀湔氐徼外。入海、从水,工声”,《孟子-腾文公上:“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显然,这里的江是特指长江。《说文解字-水部》:“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源注海,从水,可声,”《尚书-禹贡》:“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显然这里河是特指黄河。大约是到了战国,人们对河流的称呼也发生了改变,一般在单名后面加个水字,叫X水,成书于战国的《山海经》中间记载了311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