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中国最高学府,多少学子对它梦寐以求,十年寒窗,却没有几个人真正能够跨进这座学府,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成为此校园中人,他们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让人称羡。
有些情况我们是非常清楚的。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之前叫清华学堂,取名清华,是因为校址在清朝的“清华园”,本是清朝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而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于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解放后称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名称来源于清华园无疑,那么,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将一个园子取名“清华”呢?查阅《辞海》,清华二字有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古代清贵的官员,也指这种官员和他们的门第,如《南史·到撝传》载:“晏(王晏)先为国常侍,转员外散骑郎,此二职,清华所不为。”二是指文章华美,《晋书·左贵嫔传》载:“言及文义,辞对清华。”三是指景物清幽美丽,《南史·隐逸传》载:“岩壑闲远,水石清华。”可见,无论人和物,清华二字都有高贵美丽的意思。那么,取名清华园,是用美丽的园林之意吗?或许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