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的敏感来自于平时积累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反应能力。
拿我从小对我宝宝的引导来讲:宝宝在最初的启蒙阶段需要做到:第一阶段,对图形的认知,刚开始宝宝视力距离比较短,买一些黑白卡片近距离可以拿着给她看,等稍微再大点到3个月的时候,可以买些彩色的卡片给她看。这是开始时对图形的认知。第二阶段,等她牙牙学语时,给她买些有发音的数字,让她逐渐对数字不陌生。第三,开始学走路时,可以跨一步数一个数字,可以爬楼梯时,走一个阶梯数一个数字,当然刚开始是大人数,慢慢的经过一段时间,小孩会跟着一起数,慢慢后面她就能自己数了,数的方法也很关键,刚开始小朋友们不太能够接受很多数字,可以先从1开始数到10,可能需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逐渐从接受,听着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对应着数,到后来自己数,再后面数的对应,可以随便拿家里的任何东西来数,比如牙签,比如洗脸刷牙时牙刷的数量,无时无刻都可以接触到。第三阶段,比大小,这个大约在三岁时开始,这个练习,也是不强迫,比如吃水果时可以问问,我的多还是你的多,再数数,那就知道原来物对应数字还有大小之分,还可以训练数字排队游戏,排在越前面的数字就越小。基本上知道基本原理之后,就可以脱口知道谁大谁小,谁多谁少的,还知道原因。从而对数字的敏感度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