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合并有利于高等教育结构与布局的优化。
回顾建国后的教育发展史,根据1952年院系调整的方针,我国逐步确立了中央直属院校、行业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大行政区)所属高校三大条块的高等教育格局,高等教育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类高等院校分工明确,主要面向本地区、本行业培养专业人才,由此带来了专业设置重复,办学效益低下的弊端。由于特定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在高校合并的实践中出现了赶潮追风的“运动”式合并倾向。只看到合并的好处,而没有看到合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只看到了别处合并的大刀阔斧,而没有仔细衡量自身是否有合并的必要。结果,人云亦云,一味求快,对合并之事既缺乏严肃论证,又缺乏必要的心理适应,从而导致了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实质上的换汤不换药,给教育资源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