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全国统一在每年6月的7号、8号。
1952年,新中国首次高考拉开序幕,全国共有约7万人走进了考场,高考制度就此确立。1952年的高考考生,需要进行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历史地理、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外语(俄语、英语)全部8个科目的考试。当年高考被录取也是一件相当“光耀门楣”的事情,因为录取名单全部会被刊登在《人民日报》“号外”上。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被录取,还需要在报纸上找。在报纸上刊登录取者姓名的做法,一方面是方便考生查询。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登科”“发榜”传统的延续,昭告天下以示公平。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这样一来,1977年高考也成了我国唯一一次冬季高考。为了纪念1977,从1979年开始,一直到2002年高考,除去1983年,每年的高考时间都固定为7月7—9日。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日、8日和9日。这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都有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