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孩子的学习水平。
任何一门功课都有三个层面的水平——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的水平;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水平;解决比较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考试卷子和平常的作业,可以分析出这三个层面水平的情况。哪方面差,重点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2、分析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与非智力因素关系密切,一些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有的是学习兴趣问题,有的是学习习惯问题,有的是意志品质问题,有的是情绪问题,有的是责任心问题。应该具体分析,找准原因。
3、分析孩子的学习方法。有的孩子,成绩总在某一水平上,难以突破,学习态度、习惯也较好,这往往是学习方法问题。应该一科一科地分析学习方法存在什么问题,采取改进措施。
4、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成绩上不去,也有智力方面的原因。这就需要从孩子实际出发仔细分析,哪方面能力弱,应优先训练哪方面的能力,促进孩子智力的全面发展。
5、分析孩子与老师的关系。孩子与老师的感情如何,对学习也有影响。如果家长能够如上所述去分析孩子的学习状况,就不会只拿分数来说事儿了。而且,通过这样分析,找准了原因,也就有了解决的办法。在此给家长提出几条建议:1、不给孩子简单地定分数指标,在具体指导上下功夫。有些家长简单地对孩子说:“这次必须达到××分。”这样,除了增加孩子思想压力,解决不了具体问题。应该指导孩子分析薄弱环节,订好计划,改进方法,越具体越好。当然要以孩子主动思考为主,不能强加给他。
2、主动找老师联系,请老师帮助分析孩子的学习状况。家长应该主动去请教班主任老师和任课老师,越是找不准孩子学习问题原因的,越要及时找老师讨论,请老师出出主意。有的老师分析不透没关系,还可以请教有经验的老师。
3、改变看分数单和谈论分数的方法。孩子把分数单给家长看,家长可以说:“咱们找个时间具体分析分析这次考试情况,好吗?”孩子迟迟不把分数单拿出来,可以启发他:“这次考试应该总结一下,你先考虑考虑,今天或明晚上咱们一起分析分析。”孩子成绩不好,不要简单责备,而采取理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