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块选择选择排灌方便、土壤疏松、前茬未种过蔬菜特别是瓜类的田块,种过瓜类的田块要间隔3年以上。
2、品种选择主要引进优良杂交品种如大果型早佳84-24、天山84-24,礼品瓜以小兰、早春红玉为主。
3、大棚建造(1)大棚的建造种植地块翻犁耙细并经平整后建棚,按5.6m宽、棚间距1m宽划线、棚宽 4.6m,棚高1.8m。棚长根据地块长度而定,规则地块100m建棚3个,每个棚长30m左右。两棚头间距2 m做路,每隔2排棚设置排水沟,沟深70cm,可排可灌。大棚占地面积0.6亩,沟、路面积0.4亩。 (2)材料选择选用长7m,宽6cm的竹片,沿棚长每隔1.3m左右插1片竹片,竹片两头插土的深度40cm;棚首尾各用2片竹片固定,沿棚长顶部中央位置用竹片固定,大棚膜选用宽7m,厚0.06mm的无滴膜,每亩65kg,地膜用宽2m,厚0.015mm的农膜,每亩用20kg,滴灌设备(小管200m,大管20m,接头6个,开关6个)。
4、栽培密度按4.6m宽分2墒,即行距2.3m, 塘距0.6-0.7m,每墒种1行,以大果的品种早佳84-24留蔓2-3枝为例,每亩可种350株(扣除大棚间距面积)。
5、温湿度管理采用三膜覆盖,即地膜、小拱膜、大棚膜。棚内设置干湿度温度计,棚内温度维持在25℃、棚内湿度50%-60%为最好。当苗移栽后,棚内温度达不到20℃时,在地膜、大棚膜间加盖小拱膜;当棚温达25℃以上,即可摘去小拱膜。当棚内温度达35℃或棚内湿度达70%时,要注意通风。
6、育苗(1)营养袋配制:选用含有生物杀菌剂、生物克线剂、微量元素等方面的冲施肥作营养肥,每亩用冲施肥0.3 kg,挪威复合肥0.8 kg,未种过西瓜及蔬菜的过筛细土100 kg,混合后装入营养袋。
(2)浸种:冷水浸种,边浸边搓,尽可能的把西瓜种上的粘层搓去,打破种子休眠,待种子浸种12小时后,用布袋包好,套上塑料袋用电热毯催芽,电热毯温度保持在36-40℃,但不超过40℃,等种子催芽36个小时后,部分芽有2mm长,即种子露白时,可播种。
(3)育苗:播种后,芽朝下,芽朝下可保证出苗率,并盖过筛的细土2厘米,用喷壶浇透水、覆地膜、加盖小拱棚。
3-4天后待苗长出子叶,并捡出黑壳,摘去地膜。三层膜履盖至出苗,二层膜履盖至移栽,温度高时加盖遮阳网的履膜方式,早晚观察苗情,即时补充苗床水份。当瓜苗长出2-3片真叶,可按1000株西瓜苗用黑金珠1kg、复合肥5kg的比例兑水浇苗;20天左右3-4片真叶时即可移栽。
7、大田中耕管理(1)整地施肥:大棚西瓜栽培密度较大,因此栽培前做到二犁二耙,使土壤疏松、细碎、平整,以15:15:15的复合肥为主,辅以镁肥、硼肥、微量元素肥、稀土、氨基酸。亩用15:15:15复合肥15kg,钾镁肥10kg、黑金珠16kg作底肥,翻犁后亩用钙镁肥20kg施于墒面的耕作带,浇透水,盖膜。
(2)肥水管理:大棚西瓜的肥水用滴灌管输送。大棚西瓜前期浇水不宜过多,缓苗后,地不干,不浇水,过干时,浇一次透水。开花坐果期不浇水,以防止徒长和促进坐瓜,幼瓜长到鸡蛋大小后,进入膨瓜期;4天浇一次水,促进幼瓜膨大。根据西瓜长势,分别在西瓜移栽半个月、西瓜鸡蛋大、碗口大时亩用2.5-5kg复合肥兑水浇苗。叶面肥以稀土氨基酸800倍液、硼钾黄金钙1000倍液为主,交替使用。
(3)合理整枝、授粉和疏果:西瓜苗移栽,当主蔓长至15cm左右并发出2枝子蔓,摘除主尖;当子蔓长至60cm左右摘除多余的孙蔓;以后长出的孙蔓均摘除,直到子蔓长至170cm左右基本不整枝。气温能维持在25℃以上,采用人工采摘雄花授粉,一朵雄花只授粉3朵雌花。低温天气,采用药剂授粉,在雌花开放2天内用座瓜灵10mg,兑水0.8kg,喷雌花的子房,每授粉一朵雌花,用纸牌作标记。西瓜长至鸡蛋大小时,实行疏果,选留个大,果形端正,柄直而粗,有茸毛的幼瓜。每株每次只选留 1个瓜。8、病虫害防治白粉病用70%普菌克10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5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欣悦2500倍液、70%金泰生1200倍液、64%杀毒矾1000倍液防治;病毒病用5%金病毒1000倍液、瓜病速康1500倍液防治;炭疽病用果丽奇1500倍液、80%一世功600倍液防治。虫害主要有飞虱、蚜虫,用艾美乐4000倍液、蚜落快4000倍液进行防治。此外地下害虫采用地虫通杀800倍液随肥料浇瓜苗。9、采收成熟的西瓜特征具有果面花纹清晰,表面有光泽,脐部、蒂部收缩,坐果节位卷须枯焦果柄上茸毛稀疏或脱落,用手指弹敲发出疲浊的声音。生产中视运输远近而定采收标准,就地销售的可于九至十成熟时采收,外地贩运的可在八至九成熟时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