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通常称为经济师考试,是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该考试旨在评估和认证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人员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一、考试时间**
经济师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1月第一个周末举行(具体时间以当年官方公布为准)。例如,2023年的经济师考试预计将在11月4日和5日进行。考试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每个级别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
**二、考试形式和内容**
1.初级和中级经济师考试:
-形式:闭卷笔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
-内容:包括《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个科目。其中,《经济基础知识》为公共科目;《专业知识与实务》则根据考生选择的报考专业类别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
2.高级经济师考试:
-形式:闭卷笔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命题。
-内容:只设《高级经济实务》一个科目,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和专业,考核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实务操作水平。
**三、报考条件**
1.初级经济师: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
2.中级经济师:
-博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
-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
-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
-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
-中专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
3.高级经济师:
-博士学位,取得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
-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5年;
-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
**四、合格标准及证书颁发**
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应试人员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相应级别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证书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五、备考建议**
1.制定学习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合理分配时间。
2.理解为主,记忆为辅: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避免死记硬背。
3.模拟试题练习:通过做模拟题来检验学习效果,查漏补缺。
4.保持积极心态:考试是知识和能力的检验,保持平和的心态有助于发挥最佳水平。
经济师考试是一个系统性的学习过程,需要考生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准备。通过了解考试信息、制定学习计划、掌握学习方法,相信每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