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也称为助理经济师,是中国职称评定体系中的一种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它主要针对从事经济类工作的人员,旨在评估和认证其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在中国,初级经济师考试通常由各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报名时间:
初级经济师考试的报名时间因地区而异,通常在每年的7月至8月之间进行。具体时间需要关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人事考试中心发布的官方通知。考生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电话查询或者现场报名的方式获取报名信息。建议有意向参加考试的考生提前关注相关信息,以免错过报名时间。
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初级经济师考试的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高中(含高中、中专、职高、技校)毕业并取得初级经济专业资格证书,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
2.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
考试科目及内容:
初级经济师考试主要包含两个科目:《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其中,《经济基础知识》为公共科目,主要考察经济学基本原理、财政、货币银行学、统计、会计等相关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为专业科目,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有不同的考试内容,如工商管理、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等。
考试时间:
初级经济师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1月初举行。具体日期请关注当地人事考试中心的通知。
考试形式及合格标准:
初级经济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每科满分为140分,合格分数线一般为试卷满分的60%,即84分。考生需要在一次考试中同时通过两门科目的考试,才能获得初级经济师资格证书。
证书颁发:
通过初级经济师考试并符合相关条件的考生,将获得由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初级经济师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是评定专业技术水平和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初级经济师考试对于从事经济类工作的人员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职业发展机会。有意向参加考试的考生应密切关注报名时间、报名条件、考试科目及时间等信息,并做好充分的备考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