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竞赛机会的人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参加全国决赛的总人数不超过300人。
每个赛区获奖的总名额不得超过参赛总人数的35%。
以第十五届竞赛为例,有1,169名同学从初赛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在第十五届竞赛中,非数学类专业的获奖情况如下:
一等奖获得者126人
二等奖获得者186人
三等奖获得者236人
总计548人获得奖项。
在五项学科竞赛中获得金牌且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同学可以直接保送清北,且专业任选。今年共计260人获得清北保送资格。
金银牌可以破格入围强基计划,直接进入校考阶段,今年共计1483人获得此资格。
2024年中山大学在综评阶段一共录取15个人,需要学生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获得省级赛区一等奖及以上奖项。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全国决赛的机会相对较少,总人数不超过300人。
初赛竞争激烈,但一旦进入决赛,获奖机会较大,尤其是非数学类专业,获奖率高达95%。
通过五项学科竞赛获得金牌并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同学有260人获得清北保送资格。
金银牌获得者有1483人获得破格入围强基计划的机会。
对于参加中山大学综评的学生,如果获得省级赛区一等奖及以上奖项,入围面试的机会较大,录取率约为50%。
这些数据表明,通过竞赛获得保送资格或入围强基计划的机会较多,但全国决赛的名额相对较少,竞争较为激烈。建议有意参加竞赛的学生提前准备,提高自己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