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立案标准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立案标准是:如果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具有放纵制售假药;放纵依法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生产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等情形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予以立案。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二十六)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案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放纵制售假药,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为的;
2、放纵依法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
3、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不履行追究职责,致使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得以继续的;
5、3次以上不履行追究职责,或者对3个以上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履行追究职责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