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纠纷怎么处理
1、优先考虑通过协商方式解决争议,以便双方达成共同认同的解决方案;
2、在无法达成和解协议的情况下,可选择向所在社区的村委会、乡镇府求助,寻求调解解决;
3、如仍无果而终,则可向地方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处理,仲裁裁定一旦具有法律约束力,若败诉方逾期未予履行此项决定,仲裁机构即无权实施强制执行措施,此时双方当事人仅得重新提出司法强制执行申请;
4、最后,若上述方法皆不可行,唯有采取提起诉讼的策略以求公正处理。
《土地管理法》第16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二、侵犯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怎么解决
关于如何有效地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问题,我们提供以下几种途径供参考:首先是当事双方之间的和解;其次,可以寻求村民委员会或乡镇人民政府的协助进行调解;此外,如果上述两种方式均无法解决争端,还可选择向相关机构提起诉讼及仲裁。
具体而言,依照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中的相关法律条款,当这类矛盾发生时,当事人既可以自主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组织进行调解。
若当事人未能在和解或调解过程中达成共识,或者不愿意接受这两种方式的处理,他们便有权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或者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同时,该法案的第七条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与乡镇人民政府应积极履行职责,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调解力度,以期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并顺利解决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