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邻居土地纠纷可以报警吗
关于土地纠纷之报警问题基本上不会得到警方的直接干预。
对于此类纠纷,您可选择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自行解决,同时也可要求村委会或当地政府进行调解。
若双方对协商与调解结果均不满意,可以向所属地区的国家仲裁机构请求仲裁介入,或者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至于有关拆迁安置补偿的纠纷处理程序,请参照以下指导步骤逐步进行:首先需要明确涉案的被告方及其相关信息;其次,原告可向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递交诉讼状,正式启动诉讼程序;法院方面则应在接到起诉状之日起的7日内作出是否予以立案的裁定;倘若最终获得立案批准,人民法院或许会规定一个举证期间,要求原告在此期间内完备所有必要的证据资料;根据法院的时间安排,届时将举行开庭审理,法院会提前通知当事人具体的开庭日期和地点。
在此过程中,如果因客观原因导致当事人未能准时出席庭审,法院将会采取撤诉处理措施;在庭审开始之前,法院通常会先尝试以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最后便是正式展开庭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
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
第十四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二、存在纠纷土地对方一直在建违法吗
若房屋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争议,双方未能达成调解共识时,可向所在地区的基层人民政府寻求解决。
在涉及到土地权益纠纷的情况下,亦可直接请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面进行仲裁与裁决。
实质而言,农村土地纷争这一议题,原则上应归类为普通民事纠纷,当事人既可寻求村委员会、乡镇政府、县政府土地主管部门或土地法律机构等单位进行合法妥善处理,又能寻求各级法院进行审理和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