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中,不动产物权处分的善意如何认定
关于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判定标准有以下几点:首先,无权处分者须将动产或不动产进行处分以致转让给了第三方;其次,第三方在获得该房产之后,必须是在并不知情也不应得知出让人无权对该财产进行处分的情况下完成了确权登记程序;最后,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下,一般会被认定为善意取得。
在此种情形中,善意取得的原所有人有权向无权处分者提出赔偿要求。
若受让人已成功地善意取得了动产或不动产,则依据法律规定,他/她将依法享有该物权的所有权,而原所有人仅能向无权处分者寻求损害赔偿。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盗赃物而言,并不适用于善意取得制度。
此外,权利人自知悉或应当知悉受让人之日起两年内,可以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本属于自己的物。
《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三百一十一条
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二、房子买卖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1.协商:通过各自的努力与让步,解决纠纷,这是一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能保持冷静和平静,但需以书面形式记录协商过程。
2.调解:在第三方的协助下,促进争议各方达成谅解和让步,从而化解矛盾。
当各方无法进行有效对话时,寻求第三方调解是明智之举。
3.仲裁:将纠纷交由仲裁机构处理,由其做出公正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
仲裁具有一裁终局性,若一方未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诉讼:一方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对纠纷作出裁决的制度。
诉讼是最终且最具权威性的纠纷解决途径,也是当事人维护权益的最后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