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退房

法律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退房

1、开发商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买受人有权退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可以认定有效。

2、购房合同被依法确认无效后,买受人有权退房

开发商的销售行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比如开发商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开发商在预售房产时,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提供虚假预售许可证,且在购房者提起诉讼之日也未取得该证等等,根据法律规定,该购房合同无效,购房人有权退房。

3、购买合同被依法撤销买受人退房的情形

按照规定,对于买受人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或者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或者开发商以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手段使买受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买受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4、按揭不能,买受人有权退房

5、房屋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有权退房

6、房屋主体结构质量存在问题,买受人有权退房

7、房屋质量严重影响使用买受人有权退房

8、房地产商擅自变更规划、设计的,买受人有权退房

9、套型与图纸设计不一致时,买受人有权退房

10、开发商迟延交付房屋,买受人有权退房

11、开发商迟延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超过一年的,买受人有权退房

12、开发商对房屋进行了抵押,买受人有权退房

如果开发商在出售房屋之前就把所售房屋抵押,或是卖给购房者后又把房子抵押给他人的,购房者可要求退房。

若是购房者出于自身考虑不周等因素提出退房的,在法律上看,属于私自违约,只能与开发商协商解决。在此种情况下提出诉讼,将不会得到法律支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