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监理单位用人机制不灵活,论资排辈现象普遍,升职缓慢,发展空间不大。一个监理单位的总监,在监理企业好不容易熬到总监位置,其年薪却只有开发企业现场项目经理的一半。
(2)监理机构(以下简称监理部)人员配置也是门学问,处理不好会动摇年轻人爱岗敬业的执业理念。科学合理地配置监理部人员,力求使其相对稳定,既有利于提高监理工作成效,也有利于培养和锻炼人才。工作调动过于频繁,不利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一个学土木工程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在一个项目上如果大部分过程都参与了,其工程管理的经验与能力就可以有较大提高。可有的人员一年就换了四、五个工地,刚熟悉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就被调走了。监理单位在组建监理部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科学合理地配备好分阶段监理人员,在优化监理机构上下功夫。
(3)有时一个素质不高、各方面不能起带头作用的总监,也是监理人员离职的因素之一。笔者曾经从离开原监理企业的监理人员那里了解到,他们离开的原因是“这么差的人还能当总监,在这个公司呆着没意思”。
(4)有的监理部人员配置数量明显低于主管部门规定的最低要求,而按照监理程序,那么多工作需要做,往往要一个人干两个人以上的活。超负荷的工作使监理人员产生怨言,日久便产生离去的心理,因此监理工作质量也不可能符合考核标准。监理企业应当重视对业主的承诺,不能不顾现场工作需要而随便派几个人敷衍了事,否则监理对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监管的责任风险就自然加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