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规则

30个小学生排成一行,每个人的两条腿分别和相邻的人绑在一起,只有左右最边上的两个人才有单独的左腿或右腿,29个双足加2个单足,这就是“30人31 足的”来由。比赛是在体育馆内进行,大约50米,也许60米,一行人同时奔跑,终点是一长条的海绵垫子,小学生全部扑到在海绵垫子上,以速度快者为胜。

在训练方法上,主要应该做到:

1、配合练习。在训练入门时,先把30人分成6人一组,做原地踏步走,然后30人做原地踏步走和齐步走的练习,学生共同喊着“1、2、1、2……”,用同样的节奏来建立共同配合的感觉。

2、个人固定步长跑。方法是先测每人跑50米的步数,算出跑50米的平均步长,并在50米内划线做标志,然后按标志线跑50米,严格按照这些标志宽度来控制步长,在这种标志下找固定步长跑的感觉。

3、小幅度摆臂跑。着重强调学生在跑动过程中,注意摆臂幅度一定要减小,以免由于摆臂幅度小而不适应,从而影响速度。

4、固定步幅的频率。采用跑台阶的方法,要求运动员一步一级或一步两级的高步频跑,培养学生在一定的步长的情况下建立快速步频的感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