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企业来说,信用管理还是一个空白。
1. 实行规范的客户资信管理客户既是企业财富的最大来源,也是风险的最大来源。因此,加强对客户资源的科学、规范管理,对于改进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发现,有的企业占有的客户信息不真实、不全面,造成过高的信用风险和决策失误。有的企业对客户资源没有真正形成集中统一管理,而是垄断在个别业务员手里,造成了管理上十分被动的局面。我们在实践中,对客户的信息、风险、价值及分类等业务进行了全面规范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概括来说,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应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有效的客户信息搜集渠道和管理方式。获得真实、全面的客户信息并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是企业掌握客户资源、减少决策失误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对客户信用信息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将大大地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水平。第二、实行专业化的客户资信评估。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客户的资信能力和风险是企业有效地进行客户开发、营销策略制订和销售业务决策的保障。企业通过采用成熟的客户评估模型,可以对客户的交易价值、偿付能力、信用风险作出全面的分析判断。
2. 实行合理的销售风险控制措施销售系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为复杂、风险性最高的领域之一。在信用销售比重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实行规范的销售风险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行销售风险管理应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实行内部授信管理制度。企业在订单业务管理流程中,必须对任何给予客户的信用优惠进行管理和控制。其中,对给予客户的信用限额应按照科学的业务流程进行评审和发放。第二、注重信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信用政策是企业开展信用销售业务的基本管理措施,应当从政策的目标、制订原则、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设计。一个合适的信用政策将有效地支持企业营销策略的实施和风险控制方案的执行。第一、应注重货款回收工作职责分工的合理性。货款回收是一项直接关系企业利益且部门交叉较多的工作,必须从部门的管理目标、主要职能、专业性及效率等多种角度考虑其职责分工及业绩考核。同时、由信用管理部门实行对整个货款回收过程的监控机制也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改进货款回收工作的有效方法。第二、应将货款回收管理的重点前移。企业如果忽视应收帐款的预算管理和对货款到期日的控制,只是在回款额的考核上做文章,不仅难以较快地提高货款回收的效率,而且还可能花费数倍于正常管理的成本,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帮助企业建立以帐龄管理为核心的货款回收业务流程管理体系,并将管理重点移至货款到期日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