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屋面标准

◆ 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按照“光伏+储能”方式建设,以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用户供用电安全为原则,统筹考虑负荷特性和电能质量要求进行储能配置。

◆ 屋顶分布式光伏配套储能,可选择自建、共建或租赁等方式灵活开展配套储能建设。

◆ 屋顶分布式光伏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25年。自然人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应不大于50千瓦。

◆ 配套储能原则上应在主要并网点集中建设,优先采用380伏并网,并网点应在分布式光伏并网点附近,以解决部分台区电压偏差、设备重过载、就地无法消纳等问题。

◆ 配套储能以不出现长时间大规模反送、不增加系统调峰负担为原则,综合考虑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规模、负荷特性等因素,确定储能配置容量,提升系统调节能力。

◆ 配套储能装置应满足10年(5000次循环)以上工作寿命,系统容量10年衰减率不超过20%。

光伏组件最高点距离铺设平面的高度不得高于2.8 米或不高于建筑物最高平面1米(特指具有楼梯间的居民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