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轻后重
2、先静后振
3、先低后高
4、先慢后快
5、轮迹重叠
土质路基压实
【影响因素】
1、填土压实最适宜的是砂砾土、砂土和砂性土,粘土压实效果最差。
2、土的压实效果同压实时的含水率有关,采用一定的压实功能可以达到最大密实度。
3、同一类土,其最佳含水量随压实功能的加大而减小,而最大干容重则随压实功能的加大而增大。
4、不同的压实工具,其压力传播的有效深度也不同。
5、压实厚度对压实效果具有明显影响。碾压应有适当的厚度。
【注意事项】
1、碾压前关注最佳含水量。必须现场同实验一致。
2、碾压前,选择合理的碾压机械配合。
3、填方每侧超宽30cm,且这部分可不用碾压。
1.“先轻后重”即初压轻,复压重;先静力碾压,后振动碾压。
2.“先慢后快”是指压路机的碾压速度随着碾压遍数增加应逐渐加快,也即初压时要以较低的速度进行碾压,这样可以延长碾压力作用时间,增加影响深度,加快土体变形,避免产生碾压轮拥土现象,防止压路机陷车等异常情况发生。
3.“先边后中”的碾压顺序,是压路机在压实作业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的一条规则。也就是说,作业时压路机必须先从路基的一侧(距路基边缘30-50cm处),沿路基延伸方向,逐渐向路基中心线处进行碾压,在越过路基中心30-50cm后,再从路基的另一侧边缘开始向路基中心线处碾压。
土质路基压实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底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