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共数据安全分级指南

《分级指南》一是根据公共数据遭篡改、破坏、泄露或非法利用,可能对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带来的潜在影响,将公共数据从低到高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属于重要数据定义的公共数据,数据安全分级不应低于三级,涉及国家秘密的公共数据管理,应按照相关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二是公共数据安全分级需分别定义数据项和数据集的安全级别,数据项的安全级别由该数据项信息所符合条件的最高安全级别所定义,数据集的安全级别由构成该数据集的全部数据项融合后信息所符合条件的最高安全级别所定义;

三是公共数据安全分级包括分析数据资源、评估潜在影响、定义安全级别、审核安全级别和数据重新定级五个流程步骤;

四是细化了各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针对本机构公共数据库表数据分级流程,以及市、区各数据责任部门针对责任范围内公共数据资源目录数据分级流程;

五是提供了个人信息示例、个人敏感信息判定、法人和其他组织基础信息示例、公共数据分级示例在内的多个附录作为资料性参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