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付费打工这一话题,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违背就业初衷: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已经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毕业之后理应通过工作获取合理的报酬来回报自己的投入,而不是继续付费。
无法解决就业难问题:付费上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市场供需不匹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形势变化、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等。
增加经济负担: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学生来说,付费上班会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这是不公平且难以承受的。
社会价值观问题:工作是一种劳动交换,通过付出劳动力来获得报酬和福利。如果要为了工作而付钱,那工作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可能加剧社会分化:付费上班可能会加剧社会分化和不公平,不符合社会普遍价值观。
企业现金流问题:专家提出,大学生付费上班可以为企业带来现金流,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同时大学生也能获得工作经验。
培训机会: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培训,让员工(包括付费的大学生)获得物超所值的经验。
付费实习市场存在:尽管存在争议,但现实中确实存在付费实习的现象,有些学生甚至花费数万元购买互联网“大厂”的实习机会。
黑心培训机构:有些所谓的“就业培训机构”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提供高价但实际价值不高的实习机会,甚至存在“假安置”后迅速失业的情况。
建议
从整体上看,大学生付费打工这一做法并不被普遍接受,主要原因是它违背了就业的初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同时还会增加大学生的经济负担,并可能加剧社会分化。虽然有一些专家提出了通过付费上班来解决企业现金流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这些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和争议。
因此,建议大学生在选择是否付费打工时,要慎重考虑,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和自身需求,避免陷入“天坑”,同时也要警惕那些可能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心理进行欺诈的机构。